近年來,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突飛猛進,電動汽車在市場上的普及度越來越高。然而,即便在電池技術不斷革新、續航能力穩步提升的今天,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續航焦慮依然存在。尤其是在冬季,低溫環境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成為關注焦點。為了揭示不同車型在寒冷條件下的真實表現,一位博主對智己L6、小鵬P7+和極氪007三款熱門純電轎車進行了環太湖長途實測。測試結果顯示,智己L6以其優異的續航達成率和實際表現令人矚目,成為此次測試的“最強省電王”。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三款車型的測試表現,探討智己L6為何能夠脫穎而出。

首先,我們來看小鵬P7+的表現。作為一款搭載76.3度電池的C級車,小鵬P7+在此次測試中的續航達成率為66.1%,實際行駛里程為461.9公里。這個成績雖然不算拔尖,但也在預期之內。影響小鵬P7+續航表現的主要因素有兩個:風阻和車重。據研究表明,當車速達到80公里/小時時,空氣阻力消耗的能量占比可達60%以上。小鵬P7+在發布會上特別強調了其0.206Cd的風阻系數,這正是為了提升續航能力而設計的。此外,車輛重量也是影響能耗的關鍵因素。小鵬P7+通過16000噸車身一體式鋁壓鑄工藝,成功減重30公斤,帶來了約8公里的續航提升。然而,由于采用了性價比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,其在低溫下的放電性能稍顯不足,這也是續航表現略遜色的原因之一。
接下來,我們重點分析智己L6。智己L6配備了83度電池,在此次測試中以82.1%的續航達成率和564.9公里的實際行駛里程獲得了第一名。智己L6的成功離不開其眾多的技術創新。首先,其車身設計源于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,流暢的大溜背造型不僅美觀,還將風阻系數降低至0.226Cd。車架采用一體式鋁壓鑄,完美平衡了車重、續航和維修性。其次,智己L6采用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包,確保了冬季的電池化學性能。其第二代全緯度集成式熱管理系統通過AI算法精細化控制,實現了高效的能量管理。高效熱泵系統和余熱回收技術極大提高了電池活性和續航能力。此外,智己L6的動能回收/剎車系統采用大陸One-box的全解耦線控制動系統,在能量回收和安全制動之間實現智能切換,進一步提升了能效。

最后,我們簡要介紹極氪007。這款車型配備了100度電池,但續航達成率僅為62.48%,實際行駛里程為541.1公里。極氪007在設計上采用了“大電池”策略,雖然電池容量大,但車重達2160公斤,比智己L6和小鵬P7+都要重,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續航表現。此外,極氪007的熱管理系統主要優化了快充冷卻方面,盡管回路復雜,但在低溫續航方面并未有顯著突破。值得一提的是,極氪擁有自營的極充網絡,因此其設計理念更傾向于提升充電效率,而非單純的續航能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