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產業(yè)進入「后合資時代」,所有的合資品牌都可以從某種意義上「重做一遍」。
如果僅從悲觀視角,那只能看到,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遭遇自主品牌有史以來最猛烈的攻勢,甚至壓制。
但如果從樂觀視角,所謂「百年未見之大變局」帶來的時代紅利,未必不能為合資車企所用。但十分考驗戰(zhàn)略智慧、決斷力和資源調動。
長安馬自達的「雙百翻番」戰(zhàn)略是一個諸如此類的大膽嘗試。
即整合中國本土電動化生態(tài)和集團資源,實現(xiàn)合資新能源出海,目標“投資百億、出海貿易額百億、產值翻番”。
目前已經落實長安、馬自達和一汽三方的融資協(xié)議,首批20億資金已經報批通過。長馬作為馬自達在華唯一新能源整車出口中心項目已經啟動。
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的話說,要做「新合資合作時代的標桿典范」。

要點一,是“新”,與以往切割;要點二,在中國調動長安汽車的龐大資源,在國際市場盤活馬自達的品牌力和全球體系力。探索一條 " 中國智造,賦能全球市場 " 的合資發(fā)展路徑。
雖然此前已經有很多合資車企已經有類似動作,但基本都在已經有的產能/產品上做文章,以消化/轉移產能和追求利潤的短期目標為主。
長安馬自達的「雙百翻番」戰(zhàn)略,則是提高到戰(zhàn)略高度,專門配置資源的體系化思考。

據(jù)悉,馬自達方面也是高度重視,“馬自達社長毛籠勝弘上任第二天就來到中國市場,和朱總以及王俊總進行了多次會晤。”
對馬自達來說,合資不但不要撤退,還要更加堅定的擁抱中國。按照雙百戰(zhàn)略,2030年之前,新能源全球銷售的基地是在長安馬自達。
在超過100億投資之下,長安馬自達將推出一系列走在汽車技術前沿的新車,即是中國車,也是全球車。
據(jù)長安馬自達執(zhí)行副總裁鄧智濤,2027年之前,基本上每一年要有一款全新的產品;第二2027年要達到30萬臺。
鑒于2024年銷量只有8萬臺,2027年要達到30萬臺,基本每年要保證在50%以上的增長。而1/3的銷量要在海外,即10萬臺。
MAZDA EZ-6,新合資時代開始
4 月 2 日,在長安馬自達南京工廠,MAZDA EZ-6 全球化車型 MAZDA 6e 緩緩駛下生產線,標志著這款全球化戰(zhàn)略車型正式進入量產階段。

“MAZDA 6e也即將在本月22號從上海港啟程歐洲市場,今年夏天在歐洲將完成上市。”宣告長安馬自達 " 研發(fā) - 制造 - 出口 " 一體化全球新能源生態(tài)鏈的全面落地。
MAZDA EZ-6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源于長安汽車,它的標準和設計來自馬自達,生產制造放在合資公司長安馬自達,面向的市場卻是歐洲、東南亞等海外市場。打通 " 本土化 " 和 " 全球化 " 兩個鏈條。
本土化方面,與寧德時代/中航鋰電/科大訊飛/豆包AI等全球頭部供應鏈深度合作。例如,采用寧德時代最新一代電池技術,續(xù)航里程達 600 公里,快充時間僅需 30 分鐘,達到市場領先水平。并順應中國市場需求,推出增程式混合動力與純電動雙動力選擇。
全球化方面,符合歐盟最新法規(guī)的三電系統(tǒng)和安全性能、超低風阻「魂動」美學設計,以及電感「人馬一體」的駕控性能,精準契合歐洲消費者對高端電動轎車的期待。
MAZDA 6e和MAZDA EZ-6同樣全系標配9安全氣囊,均滿足歐洲市場安全標準。已在德國不限速公路完成高速試煉。其最小轉彎半徑僅有 5.6m,尤為適合歐洲狹窄的城市路況以及多山路況。
除了生態(tài)本土化,長馬也在推進技術研發(fā)本土化。南京研發(fā)中心正在開發(fā)新一代智能座艙和高級智能駕駛技術。
長安馬自達執(zhí)行副總裁鄧智濤表示:" 過我們的作戰(zhàn)能力強在快速提升……比如產品研發(fā)中心,技術團隊規(guī)模已經從當初的 100 人擴大到 300 多人的規(guī)模;智能化開發(fā)團隊已經和雙方母公司搭建起了體系化高效協(xié)作的流程。"
MAZDA EZ-60,更振奮的戰(zhàn)爭
如果說,MAZDA EZ-6的意義,更多是走出去,走出一個新全球化模式,今年在產品領域的重頭戲EZ-60,則在打造能跟本土新造車掰手腕的產品。
